作为大河沿子镇乌图布拉格村四组精准扶贫户,马素花在享受了党和政府的优惠帮扶政策的同时,她更加坚信,幸福不会从天而降,好日子从来都是干出来的。脱贫致富终究要靠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,她一直在努力奔跑的路上。
努力打拼生活
2004年,马素花的丈夫因白血病去世,看着家中两个正在上学和一个不满三岁的孩子,她悲伤落泪,对生活也失去了信心。村“两委”了解到这一情况后,积极帮助她申请国家最低生活保障,为她们一家四口解决了基本生活困难,鼓励她重树起生活的信心。在党和政府的关心支持下,她重新点燃了生活的希望。有了基本的生活保障,但是她想,总不能老是依靠党和政府,自己还要努力地打拼生活。平时,除了耕种几亩地之外,空闲时她就见缝插针地带着家里的孩子,在家门口附近力所能及地打零工挣钱,用来补贴家用。有道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,由此可以教育孩子从小培养吃苦耐劳的品行,这是孩子们成长之中一种宝贵的财富。
孩子们放假回来,她都会带他们出去打工挣钱。炎热的高温酷暑之下,她带着高考后的女儿,与村里的姐妹们一起,干些田间拔草、棉花打顶之类的零活儿。姐妹们都知道她们家里的实际情况,她们力所能及地帮衬着,有什么能够挣钱的零活儿,随时把她们母女俩喊上一起干,这样由集体承揽包工的零活儿,挣到的工钱大家分摊,帮助她们渡过难关。她女儿得到劳动锻炼的同时,心里也萌发着感恩的种子。孩子们知道,家里现在的好生活都是党和政府给咱带来的,幸福是奋斗出来的。从而勉励自己做自立自强之人,好好学习,日后以自己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回馈社会。
去年,村里帮助她实现了家门口就业,让她在村里的文化室食堂做饭,每月2500元的工资,让她有了一份稳定的收入。她很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,一个在家门口上班的实事好事儿,等于她这个家庭主妇,又有了一份兼职的工作。当然,她身上也就多了一副担子,在忙活一家人的吃喝拉撒之外,还要面对一个集体食堂的锅碗瓢盆。她倒吃得了这个苦,干得很起劲儿,尽心尽力地为村里出份力,做一份有意义的后勤保障工作,让他们更加安心地为各族村民服务。
精心饲养扶贫羊
2014年,镇政府给她免费发放了10只扶贫羊,价值5000元。通过她和家人的精心饲养,当年实现了获利,为考上大学的女儿筹到6000元的学费,犹如久旱的庄稼地下了一场及时雨。在发展庭院养殖的同时,她还承包了十几亩地种植棉花,走种植和养殖相结合的发展生产和脱贫致富之路。
一个女人家,又是种植又是养殖,里里外外有诸多的辛苦和不易之处。好在有公公等家人做帮手,她也努力地克服着各种困难。在孩子们面前,她是一位独立自强的母亲;在田间地头,她是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女汉子;在面对一群羊的时候,又苦又累的她,感觉那是一群嗷嗷待哺的孩子,由不得她半点儿清闲。地里棉田的农活儿,什么抠苗、拔草、浇水、施肥、打药、打顶、采摘,一天到晚地忙不完;家里羊圈里的杂活儿打理起来,什么饲草料投喂、粪便清理等吃喝拉撒之类的,就象家里多了十口人一样,要她起早贪黑擦屎刮尿地伺候着。她是既当爹来又当娘,喂饱牛羊洗衣裳。
教育子女成才
2015年,她的二女儿马秀玲如愿以偿地考入内高班广东肇庆中学。后来,她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北京理工大学。当初,孩子的爷爷心疼辛苦操劳的妈妈,私下里曾经有让其女儿放弃上学读书的想法,下学在家务农或者外出打工,也能为家里减轻不少负担。要强的女儿发奋地学习,下决心考入内高班,这是她减轻家庭负担和继续读书二者兼顾的路径。作为母亲,马素花理解公公老人家的良苦用心,她坚定自己哪怕再苦再累,也要供养孩子们上学,这无形之中也成了她的一种精神支柱。孩子通过读书改变自己的命运,成为有知识有文化的人,也能够为这个家庭摆脱贫困带来新的转机。拿着女儿的大学录取通知书,她既高兴又犯愁,高兴的是女儿以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名牌大学,犯愁的是开学报到的学费一时还没有眉目。就在这个时候,村“两委”和“访惠聚”工作队的同志前来登门道贺,并为她带来了好消息。 得知村里出了一个女大学生,村妇联第一时间上报镇党委,帮她争取到了“金凤计划”的助学金2000元,并为她开具了贫困证明等相关手续,减免了部分学杂费,每年都可以享受到精准扶贫教育补助资金。另外,女儿读大三大四的后两年,更是赶上了党的惠民好政策,每年获得针对精准扶贫户子女教育扶贫方面的资助达1.1万元。犹如雪中送炭一般,解决了她的燃眉之急,帮助其女儿顺利完成了大学学业。如今,她这个当年深受贫困困扰而近乎差点儿辍了学的回族女孩儿,已经由知识改变了自己的命运。大学毕业之后,她通过招考入职了公务员,在首府乌鲁木齐市达坂城区挂职村党支部副书记,已经走在了打响决战脱贫攻坚的基层最前沿,接上了脱贫攻坚的接力棒。由当年的扶贫对象华丽转身,蝶变为一线的扶贫干部,初步实现了自己回馈社会和反哺家庭的心愿,也让含辛茹苦的母亲甚感欣慰。
2017年,她的小儿子马小龙考上了博州职业技术学院,县教育局第一时间为她的儿子减免了伙食费2000元,第二年县教育局再施援手,为他送来了3000元的学费。她的家庭享受到这么多的好政策,让她真切地感受到了党和政府对贫困群体的关怀和帮扶。她的孩子也很争气,懂得感恩,在校期间刻苦学习专业知识,争取早日成才而回馈社会,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。
党和政府的温暖帮扶,身边的党员同志的示范带动,扶贫帮扶和结亲的干部,以及村里“六位一体”人员,力所能及地帮助她脱贫解困,桩桩件件的实事好事一直鼓舞着她,感动着她。她怀着一颗感恩的心,刻苦学习,努力工作。她主动要求加入党组织,以便更好地出一份力,发一份光。2016年,她向村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,积极向党组织靠拢,并主动参与党支部开展的各项活动、认真学习政治理论知识,认真完成党支部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。2018年,成为一名预备党员之后,她时刻以一名正式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。她加入了村队的双联户工作,认真完成村队安排的各项任务,大力宣传党的各项惠民政策。在她的影响下,她的二女儿马秀玲在学校里递交了入党申请书,后来也成为了一名正式党员。浑身都是满满的正能量,她心目中的每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。
喜圆安居梦想
2014年,国家扶贫政策持续跟进实施,镇政府为她免费新建了温暖的安居富民房。一家人由昏暗潮湿的土木结构的土坯房,搬进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房,住房安全从此有了保障。其中,国家政策补贴建房款4.85万元,她自个儿的腰包连一分钱都不用掏。孩子们感觉很新奇,兴奋地看着一栋新房一天天地长高。搬进新房的那一天,与三个孩子一样,连她都高兴得象个大孩子,一家人幸福得跟过年一样。孩子们居住、生活、学习的环境改善了,他们学习的劲头儿更足了,也变得更加阳光和自信了。和煦的春风和温暖的阳光,沐浴着这个走在脱贫致富奔小康之路上的回族家庭。这个家庭,只是精准脱贫之路上的一个缩影。“各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份子,脱贫、全面小康、现代化,一个民族也不能少。”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期间的暖心话,令各族群众倍感振奋,深受鼓舞。
依靠党和政府的政策扶持,通过自身多方面的努力打拼,多渠道增收,让她在脱贫道路上越走越坚实。如今,她生活得信心满满,日子一天更比一天好,已经不仅仅满足于“两不愁三保障”的水平了。她幸福的生活,来自于党的好政策。她教育子女感党恩、听党话、跟党走,吃水不忘挖井人,身体力行地勉励孩子,多做对国家和社会有意义的事,成长起来的大女儿已经带了个好头。
扶贫,扶志,扶智。穷不可怕,可怕的是等靠要。要依靠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,摆脱贫困,实现小康。在脱贫致富奔小康筑梦圆梦的路上,她一直在努力奔跑——决胜脱贫攻坚,已经近在眼前!